资讯中心

最新资讯尽在此

新鲜资讯

家风类型:赤子心 爱国情(彭湃 廖仲恺)

来源:美晨集团

[ 2017年12月01日 ]

家风类型:赤子心 爱国情

典型人物家庭:彭湃,廖仲恺

拳拳炎黄赤子心,悠悠中华爱国情。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千年羊城,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正是这种可贵的赤子爱国情怀和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理想主义者”彭湃

对理想和信仰无比忠诚

“爷爷虽然生在大地主家,他却能抛弃千万家产,把地契全部烧掉,把土地分给农民,将自己变为无产者,去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民谋利益。”彭湃孙女彭伊娜说,她每每讲起爷爷,都会被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的信仰所感动和感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彭伊娜说,爷爷的一生都想着“责任、人民、国家”,这是他那一代革命家的本色。在她眼里,彭家的家风是对理想和信仰无比忠诚,为了追求这个信仰,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一)“理想主义”,为了理想奋不顾身

“我们彭家的家风就是理想主义。”彭伊娜说,家里人对物欲都没有疯狂的追求,这个家庭遗传的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为了理想奋不顾身。“我的先辈为理想而牺牲,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些信念的恪守,也就是在坚持着这种理想主义。”

彭伊娜说,奶奶蔡素屏是个大家闺秀,原来不大识字,是爷爷亲手教她识字的,然后教她了解他的信仰,然后她也成为了一个中共党员。奶奶在生下她的父亲彭洪之后就被捕了。在海丰的监狱里面受尽了酷刑,最后被枪杀。“她被枪杀的时候,我爷爷的哥哥的太太,就是我叫大伯婆的,去收尸的。她说你奶奶以前的脚是非常嫩的小脚,但她去收尸的时候,那个脚被扎得都是破的。”谈及先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牺牲,彭伊娜泪流满面。

在彭家,令后人肃然起敬的还有彭湃的母亲周凤,并将孩子们一个个送进革命队伍。“这是一种怎样的大无畏精神啊。”

(二)革命后代,更多是约束和责任

彭湃的儿子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他为共和国主持设计了核动力潜艇、导弹核潜艇,并主持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前期工程,为我国科技事业、核工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彭伊娜一直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作为革命后代,她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特别。儿子从两岁起就听外婆绘声绘色地讲彭家的革命故事,听外婆唱革命歌曲。

长大后,儿子一直成绩优异。2012年,在英国学习金融专业的儿子在毕业前与她在电话中有过长时间的交流,在选择留在英国还是回国问题上,儿子当时说了一句让伊娜刻骨难忘的话。他说:“妈妈,我相信中国的发展,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那我更应回去,与祖国一起共度时艰。”

彭伊娜坦言,作为革命后代的身份,带来的不是光环,更多的是约束、责任。“我们的父辈们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而社会的文明进步还需我们继承先辈们的理想,一代代人继续努力。”

(三)忠于信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农讲所陈列部主任王国政是研究彭湃的专家。他告诉记者,彭湃的家风是理想主义、忠于信仰。

王国政说,在今天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要学习彭湃忠于理想和信仰的精神。彭湃对自己的信仰是无比坚定符合笃信的,他生于自己的理想,也死于自己的理想。

彭湃孙女彭伊娜说,她每次想起爷爷的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都为爷爷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而感到自豪。


革命先驱廖仲恺

家国情怀不动摇

一个多世纪以来,廖家三代出了5位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廖家先后又出现了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不管国事怎样变幻,家庭如何沉浮,但爱党、爱国,争取民族解放、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代代相传,不曾中断。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蔡凌跃

廖仲恺(1877-1925年),籍贯广东惠州,1877 423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父亲在旧金山病故后,随母回国。他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

(一)身居异国,渴望祖国强大

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小时候因家境贫寒而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通过艰苦的劳动变成一个商人,经济地位提高了,但身为堂堂中国人的廖竹宾,多么渴望祖国强大起来。于是,他经常有意地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父亲的爱国之情,在廖仲恺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后来,廖仲恺带着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信念,于少年时期辗转返回家乡惠州,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一生追随孙中山,为护法运动和北伐筹集了大量资金,曾被誉为孙中山的“钱袋子”;面对着右派分子的暗杀威胁视死如归,积极推进国共合作,最后倒在了国民党右派的枪下,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二)一脉相承,不忘革命先烈遗愿

廖仲恺是1925年遭到暗杀牺牲的。他在此前身陷囹圄的时候,就已写下了教育子女的诀别诗《诀醒儿、承儿》。

这首诗表现出廖仲恺为国捐躯虽死犹生的乐观主义精神,谆谆教诲儿女不忘革命先烈的遗愿,勤学苦练,不断上进,寄托着革命志士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女儿廖梦醒、儿子廖承志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他们踏着父亲的足迹前进,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并将父亲的良好家风传给了下一代,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有作为、有建树的人才。廖承志成为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梦醒则被誉为“红色翻译家”。

(三)不忘初心,爱国爱家不能动摇

今年是廖仲恺诞辰140周年。作为廖仲恺的嫡孙,廖承志的次子廖淳如今已是年近七旬,但他依然有着爽朗的精神,时不时还会回去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参加纪念活动。

说起祖辈的故事,廖淳感慨不已。“我出生的时候爷爷早已去世,没能与他见面很遗憾。”在廖淳的印象中,奶奶何香凝很威严,对于后辈教育既严又松,“严的是大方向上会给我们画红线,比如像爱国爱家的情怀不能动摇。”

据廖淳回忆,父亲廖承志虽然学习上不管,但到了原则问题上他还是会站出来。“我大学毕业后本来有机会去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但父亲不让我去。”廖承志不希望儿子随大流出国,而是希望廖淳在国内好好工作,为祖国多做贡献。廖淳没有违背父亲的意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祖国。

对于后代,廖淳并不希望他们继续从政,希望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过日子。“给他金山银山,都不如一个好的教育。”廖淳说道。

对于儿子的未来,廖淳很坚定地表示,希望儿子学成回国发展。“我们家的家风一直都是谦卑、忍让和奉献。心中有国,是长辈一直给予晚辈的教育,这些家风教育着我们去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我希望孩子们在就业上可以有很多选择,但归根结底还得要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


ICP备案号:粤ICP备05089544号
Copyright@2014 By Masson Group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